none.gif

123

GF  2022-01-26 23:29

人如何记住一个信息

记忆一个知识点如何知道自己记住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何知道,又如何记住?随便聊聊,学习阶段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都是这么学习的,如何学习,又如何确定自己学会了,在大脑中了解到联系。大学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Java,乃至于其他学科,究竟是怎么在大脑中联系起来的,毕业后工作学习技术,学习论文,又是怎样一个玩法?说了半天自己都不知道说的什么。
总结一下,如何学习,知识又分什么类型,不同类型如何学习,如何寻找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又以何种形式在大脑中,又如何确认自己懂了这些知识,又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记住第一次就未完成任务,从此遗忘似乎是绝大部分人的日常。但记住第一次似乎是最好的学习计划,查漏补缺反而更轻松。否则后面又会变成女娲补天。越懒惰反而越劳累。但人的惰性和智商让人在学习上分为三六九等。没有学习机会的不在此列。随便聊聊。随便哪个点都可以讲讲。

IMG-1001.jpg

Lotus

B1F  2022-01-27 00:25
(我的Erdös数是∞)
总体来说,所谓记忆知识是以使用为目的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加以巩固,且思维对于某一类的外界刺激有固定的运作方式和流程。所以,某位中科院研究员曾表示,他只做那些能够每天坚持做的事。例如网传的“在第50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结束后陶哲轩被邀请在闭幕式上跟一些学生围着交流,就称最后一道题难倒了他足足7个小时才有思路,并强调了这题的困难程度。”一段时间不进行刺激,就会表现得有所生疏。因此,大部分科学家正式开始研究后往往不会关注本领域之外的文献。当然,比较全才或者擅长于跨界研究的学者依然存在,这取决于个人研究的风格和愿意投入的精力时间。
关于记忆的方式,费曼曾做过一个实验,如果一个人以图形记忆数字,那么在运算过程中难以接收和处理其他图像信息; 如果以发音记录数字,那么在运算过程中难以接收处理其他声音信息。这说明及使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同一件事时,人的底层思维活动可能有很大区别。
至于如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答案还是运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比较重视对孩子的“现象教育”,即通过完成具体的一件事或较为复杂的一项任务,要求综合运用学到的不同科目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关于获取知识直接引用我之前写过的东西吧
引用
如果说新闻的话,可以关注一些可信度较高的主流媒体,建议多关注其中报道的事实(有图像、视频可以印证),观点的话自己斟酌吧,主流媒体之间的观点也往往相左,https://blog.shuziyimin.org/587。还是在接受一定的思维逻辑训练以及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素养之后,在一定量的可靠信息基础上,参考他人的观点得出结论吧。
如果说是类似于健康知识这种的话,首先看看提出者的背景,是否任职于专业机构,其作品是否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再看看他提出观点时是否有援引文献,再看看文献发表的时间,期刊的受认可度,影响因子,以及同行评议。
如果是找某某商品的评测的话,先在一些活跃度高、注册人数较多的社交媒体上搜搜帖子或发帖询问,例如V2ex、nga、贴吧、知乎,或者找找油管、b站上的相关视频、up,然后看一些评测类的网站如张大妈,选出重合度高的前几名,然后去主流电商平台上找找销量、评测,再做出决定。
如果想ghs的话,来男+。
以上是寻找信息的部分,还要保存信息以及便于检索和导出。在如今的文化背景下,没必要对非自身专业的领域的广泛信息作细致的整理,大概就满足:1.能多平台一键保存,并保留原文本中的大部分信息。2.分类3.便于检索。大致就类似于pocket这种app,能随手存,再加上标签和内容检索就够了吧,近年似乎双向检索这个概念在笔记软件中比较流行,不过做科研的人应该早就接触到了。目前好像还没特别合适的app,我用的较顺手的大概是简悦和cubox,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大致初期获取信息来自于搜索引擎和各大社群,在这一过程中你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一些认识,再不断地通过筛选,参与一些新的、有更多专业人士的社群,得到更高质量的信息,然后不断重复上述过程。而选择活跃度高、相关群体人数多的社群作为起点和更高级的搜索方式能加快上述进程。